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检验学院组织10名师生于7月17日至20日赴陕西咸阳开展“传承秦风文脉,弘扬文化自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实地参观了咸阳古渡遗址,了解到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水陆码头,见证了千年渭河水运的兴衰变迁。站在遗址旁,队员们直观感受到古代交通枢纽的繁忙景象与历史沧桑,深刻体会到“千古水运”所承载的文明交流与地域连接的重要意义。这份对“连接”与“滋养”的思考,也启发了队员们对医学检验工作本质的认知——连接临床与病因,为生命健康提供精准信息。
通过参观廊桥上的壁画、诗词碑刻等文化遗迹,队员们认真学习了秦地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精髓,特别是其中蕴含的开拓进取、务实包容的精神特质。同学们在廊桥刻有《诗经·秦风·蒹葭》的石碑前,进行集体诵读。大家纷纷表示,诗中对“伊人”的求索,恰似医学工作者对疾病真相的探索、对生命健康的守护,都需要“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坚韧与毅力。
实践团参观了陕西中医药大学植物园,旨在促进学科交流与实践能力提升。园内艾草、麻黄、丹参等药用植物形态各异,紫薇花褶皱花瓣灵动娇俏,让同学们目不暇接。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些植物的药用价值、功效主治,以及在传统方剂和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同学们认真聆听并仔细观察植物特征,收获颇丰。
凤凰台是咸阳市区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同时又是革命旧址,被誉为“咸阳古城明珠”。在抗战时期,凤凰台曾作为秘密电台的重要据点,无数革命志士在此以电波为武器,传递情报、坚守信仰。凤凰台展馆内斑驳的电台设备、泛黄的电文手稿,无声诉说着那段“用生命守护波长”的峥嵘岁月。实践团驻足凝视,仿佛听见滴滴答答的电报声穿越时空,与新时代青年的心跳同频共振。最后,实践团在凤凰台的夜色中重温入团誓词,让红色电波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激荡回响。
实践团走进咸阳博物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学习与实践活动。大家参观了馆藏文物,“秦咸阳文明展”博大精深,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享誉中外,“碑石陈列”雅俗共赏,“咸阳文物精华展”珍品荟萃。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古人们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和巧妙绝伦的设计巧思,享受了一场文化与思想的碰撞盛宴。大家纷纷表示,要从历史中感悟使命担当,汲取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最后,实践团成员参加了在咸阳举办的2025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共有200余所高校的700余名师生参赛。实践团成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在实验诊断学赛道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形态学赛道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科教创新赛道中获教三等奖1项。
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活动,同学们真切体会到秦风文脉的厚重,它并非博物馆里静止的陈列,而是那跨越千年的厚重回响;也更懂得文化自信从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正源于我们对“车同轨、书同文”历史智慧的深刻认知,源于对这份文脉代代相传的坚定传承,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争做历史的“追光者”、文脉的 “传火者”。







(刘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