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校首页

宁医新闻

榜样的力量 | 学校教书育人楷模 — 杨延辉:扎根西部育桃李 勇攀科研筑高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09 点击数:

杨延辉,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医学院博士后。现任学校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系教师,长期从事感染免疫、基因编辑和噬菌体治疗研究。

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做学生成长的领航人

以思政为舵,以师德为帆,在知识的海洋中引领学生驶向理想彼岸。他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他所在团队主持的“医学微生物学”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第三届宁夏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本人入选“西部之光”人才计划,获评宁夏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学生最喜爱的青年教师”,其教学设计深度融合专业内容与价值引领,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他常说:“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亮心灵、塑造人格的过程。”他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所教学生,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服务基层、奉献国家。

二、科研报国、勇攀高峰,以创新守护生命健康

从实验室到病房,他用科学与担当写就守护健康的使命答卷。他始终瞄准国家重大健康需求,尤其在耐药菌感染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他率先在自治区开展噬菌体个性化治疗临床研究,成功实施首例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挽救性治疗,完成多例患者救治。他分离鉴定烈性噬菌体,完成基因组解析与功能注释,为后续噬菌体库建设奠定基础。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1项,主编《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的原理与应用》,发表SCI论文30篇、学术论文60余篇,获授权专利5项,荣获宁夏医学优秀论文奖3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项,助力宁夏生物医药学科发展,实现科技惠及民生。

三、深耕教坛、桃李芬芳,做医学人才的培育者

三尺讲台育芳华,一片丹心映春秋。从教十四年,杨延辉老师始终坚守教学一线,承担了基础医学课程、留学生教育、实验教学等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任务,年均授课300余学时。他主持自治区一流基层教学组织,构建“线上+线下+虚拟仿真”多维教学体系,主编(参编)《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等6部教材,发表教改论文5篇。他尤其注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竞赛金奖1项、铜奖1项,区级奖10余项,所带学生考研率达80%,多人进入中国科学院、协和医学院等深造。他担任35名本科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其中2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常说:“学生的成长,是我最大的骄傲。”他的办公室始终向学生敞开,无论是学术困惑还是人生烦恼,学生总能得到他耐心的指导和温暖的鼓励。

 

四、服务社会、奉献之光,以学识回馈脚下热土

知识不仅写在纸上,更应洒向需要它的土地。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宁夏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多个省级专家委员会委员,他多次深入基层医院指导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参与全区核酸检测实验室评审与义诊,把专业知识送进社区、医院和乡村。他组织科普大讲堂惠及数千师生,捐赠专著1400余册,推动科学普及与学术资源下沉。作为宁夏医科大学留联会秘书长,他积极联络海归人才,赴西吉、隆德等地开展义诊,服务基层医疗,助力西部医学教育发展。他曾说:“宁夏是我的第二故乡(河南籍),这里的山山水水、一病一患,都与我息息相关。”


杨延辉老师以信仰为笔、以实践为墨,在西部大地书写下一名高校教师的忠诚与担当。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学术底蕴、温暖的教育情怀和强烈的社会担当,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崇高风貌,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他扎根西部,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服务宁夏地区高等教育与医疗事业发展中,在科研中创新,在教学中育人,在服务中奉献,是宁夏医科大学的一盏明灯,更是西部医学教育与科研事业中一颗闪耀的明星。未来之路,他必将为学校的辉煌明天与西部医疗卫生事业的薪火相传贡献全部热忱。


(编辑:宋泽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