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翻译协会、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天津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翻译技术大赛公布了初赛结果。学校第三临床医学院2024级临床1班朱小雨同学荣获初赛一等奖,第三临床医学院2024级眼视光医学班李心琰同学荣获初赛二等奖,第三临床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11班张景雯同学荣获三等奖,口腔医学院2023级口腔医学2班王星婷同学、中医学院2024级中医康复班周怡帆同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24级临床8班闫冰钰同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24级儿科班吴俊涵同学、中医学院2024级中西医班王嘉蕾同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24级临床医学7班薛琪玥同学共6位同学荣获优秀奖。
本届全国翻译技术大赛以“技术驱动、融合创新”为核心理念,设置译后编辑能力、提示词与智能体设计、翻译技术教学、机器翻译引擎等四大赛道,旨在推动新时代翻译人才技术素养提升,加快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助力翻译行业的数智转型。其中,提示词和智能体设计赛道重点考察选手基于大模型平台构建智能体或应用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前沿性与实用价值。
在备赛与指导过程中,学校高度重视此次竞赛的育人导向和创新实践价值,组织“数智医学英语”微专业学生围绕医学翻译智能体的创建与应用开展专项训练。学生基于医学语言服务的典型任务场景,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设计并构建集“术语规范化、医学翻译准确性提升、译文质量控制、智能问答支持”于一体的医学翻译智能体原型,有效模拟真实应用需求,推动语言服务与AI技术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该微专业“医学+语言+技术”的融合特色与实战导向。
此次大赛的优异成绩不仅充分彰显了学校“数智医学英语”微专业的教学成果,也标志着学校在医学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方面迈上新台阶。成绩背后体现了学生扎实的语言功底与技术素养,初步验证了“医学+语言+数智”融合育人模式的可行性,为学校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微专业课程优化与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实践基础。今后,学校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持续推进微专业建设,聚焦技术融合与产教协同,助力学校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为区域医疗发展与国家语言服务体系建设贡献“宁医智慧”。

(外国语学院 王军礼/文 宣传部 宋泽浩/图)
(编辑:宋泽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