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宁夏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来源:   作者:金子彤   点击数:   日期:2025-04-23   字体:【

宁医团发〔202514

各学院团委: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培养我校广大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凝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青春力量,备战自治区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全国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学校团委联合创新创业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组织开展我校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就大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背景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省级人民政府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创新的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群众性赛事,是当代大学生展现课外学术创新成果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届竞赛在宁夏医科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统一领导下进行。组委会由学校分管校领导、团委、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校学生会组成,并共同组织实施。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团委。

竞赛设立宁夏医科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由组委会聘请校内外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

本届竞赛由团委、创新创业学院主办,公共卫生学院承办。

三、参赛对象

20256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决赛当年6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以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没有实行资格考试制度的学校,前2年可以按硕士学历申报作品。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后续则不可申报。

四、作品分类

本次大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请各学院同时做好揭榜挂帅擂台赛(详见附件5)、人工智能+”专项赛(详见附件6)的准备工作。

(一)自然科学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限本科生申报。

2.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要聚焦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原创性,引导青年勇于投身更有挑战难度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为催生颠覆性科技成果打牢理论方法思维等基础。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原创性,每篇学术论文应控制在8000字以内。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

1.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须扎根实际、深入一线,紧扣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鼓励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公益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高、前瞻性强的调查研究。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每篇社会调查报告应控制在15000字以内。

(三)科技发明制作类

1. 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量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鼓励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应用研究。

2.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两类:

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五、作品要求

(一)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56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二)申报参赛的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者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三)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全省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四)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者培育,必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者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必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3.新药物的研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必须通过专家鉴定,原则上应附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必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五)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审核确认。作品完成学校复赛阶段后,作品题目、作者、指导老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六)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主体赛1个学生只能参加1个作品,1个作品不超过15个学生,专项赛以具体通知为准。

(七)对于跨院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及指导教师须事先协商明确唯一的作品申报单位。

(八)鼓励已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或已申请科技发明专利的优秀学术科研成果申报。同时,存在舞弊、抄袭、作假,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的,均为严重违规行为。

六、表彰奖励

按照不同参赛类别分别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奖项名额依据参赛项目数量比例而定。

七、竞赛流程

竞赛分初赛、复赛、决赛、区赛和国赛备赛四个阶段进行。由评委会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参加全区大赛,遴选优胜项目参与全国总决赛。

(一)初赛(2025512日前)。完成初赛选手组队报名工作,由各学院自行组织初赛,遴选出参加校赛的优秀作品并指导学生团队完善作品。

(二)复赛(2025519日前)。邀请校内外专家老师对参加校级竞赛的作品进行盲评打分,筛选出一定比例的作品参加校级决赛答辩评审。

(三)决赛(2025525日前)。组织校级决赛答辩和评审,完善作品及文本优化,选拔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区、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四)区赛、国赛备赛(20256月)。主要对入围区赛及国赛作品进行重点培训指导。

八、作品报送要求

(一)关于参赛材料提交

各学院团委对本单位申报作品的全部材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报送作品符合相关要求,并于2025512日前进行电子版与纸质版材料的报送。将《宁夏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附件2)、《宁夏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表书(盲评)》(附件3)《宁夏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汇总表》(附件4)、作品文本纸质版和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报送至臻善楼223办公室,逾期不予受理。

其中,纸质版材料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4)、申报书(附件2)及作品附加证明材料需一式1份双面打印。项目申报书(盲评)(附件3)以及不含作者、合作者、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文字的作品附加证明材料一式4份双面打印。

电子版材料以学院为单位分别打包发送至邮箱。(1826906242@qq.com

(二)参赛团队需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填报有关材料

1.《宁夏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表》(附件2)、《宁夏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表(盲评)》(附件3)。

2.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

3.科技发明制作类申报作品必须附有研究报告,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九、工作要求

(一)各学院团委按照通知要求高度重视,及时传达文件精神,积极动员本院学生做好作品申报及材料准备工作。

(二)根据赛制特点,请各学院优先关注本专科生项目,硕士研究生项目不可超过本单位提交项目的一半,硕士研究生占绝大多数的单位除外。

联系人:

金子彤 6980082

周伟琛 15121871206

杨海欣 13895080603

箱:1826906242@qq.com

 


附件:

1.各学院参赛项目名额分配表;

2.宁夏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

3.宁夏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盲评);

4.宁夏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汇总表;

5.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方案;

6.“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专项赛方案;

7. 关于举办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8.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试行)

  


                                                 共青团宁夏医科大学委员会

                             创新创业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2025423

 


友情链接:| 宁夏医科大学 | 中国共青团 | 中国青年网 | 宁夏共青团 | 宁夏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