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您好,感谢您关注成果奖申报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频 -> 正文

视频

成果简介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09

医学人才培养的蹈厉奋发,探究根源是基础医学对生命和疾病的认知。为筑牢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生命线”,提高岗位胜任力,解决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缺乏有效衔接、科技创新潜力挖掘不足、医学人文教育薄弱等痛点问题,学校瞄准医学教育“临床前”这一重要阶段,跨学科整合优势教育资源,构建贯穿基础-临床的体系化、链条式教学新模式,形成了临床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新构架,并于2008年在全国首创衔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

本成果致力于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基础与临床的深度交叉融合,秉承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标“健康中国”战略,探索数字驱动教学新模式,率先引入“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场景化教学,自主研发9个拥有知识产权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通过“线上线下、虚拟实体”双向结合,聚焦“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实施“思政元素、多学科知识、经典案例、理论与实践”四项融合,创设“知识-设计-虚拟-实体-反思”五步教学法,以“革新课程考核,多元评价反馈”为保障机制,铸就了“双结合三维四融五步”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模式,为培养“有温度、敢担当、重基础、强实践”的医学优秀人才贡献基础力量。

成果的实施促进了基础与临床有效衔接,学生学习兴趣和岗位胜任力大幅提升。建成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两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联盟2021年度百门实验教学应用示范课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教学团队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开创了“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产学合作,多校共建共享共用”新模式;助力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承担学校教学14.4万人学时,培养本科生4000余人;被全国22所高校选用,累计学习5.72人次,互动1.42万人次,浏览量23万人次,应用效果一致好评。基于超前布局,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赋予线上实验教学新动能,助力新时期医学人才培育。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解决理论实践融合不够、基础临床脱节问题,强化学生系统掌握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学生面对临床疾病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2)解决学生学习依赖性和向师性、缺乏主动性问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3)解决知识体系不够全面、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潜力挖掘不足问题,激发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和科研训练。

(4)解决教育教学过程思政育人元素欠缺等问题,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科学观,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责任感。



地址 :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1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