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宁夏医科大学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整合、组建了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环境优良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2012年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设有生命学科、机能学科、形态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科以及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等5个实验区域。实验室面积1.2万m2,含47个标准实验室。实验教学设备总值3765万元,使用率100%,能够满足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需要。中心共开设40门实验课程,实验项目215项,年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近50万人学时。
中心拥有一支教风优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勇于探索和创新的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精品课程9门。近五年中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省部级教学改革课题30项,发表教改论文41篇,主(副)编教材76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381项,通过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14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共17项。
深化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方面,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秉承“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实验教学理念,形成了五年制地方性院校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新模式,构建了完整的“一体化、两阶段、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设置了具鲜明特色的“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近年来,通过进一步扩大实验教学课程整合范围、探索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基础与临床双向融合的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中心依托实验教学网络化平台及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辅助实验教学,搭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近五年,获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开放性实验立项资助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6篇;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种竞赛奖励52项。
中心根据现代医学实验教学发展趋势,坚持“虚实结合、重在实操,虚拟相辅”的原则,依托宁夏医科大学医学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于2017年启动了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包括中心平台及硬件建设、3D数字人、临床前基础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利用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和网络通讯等技术实现一批真实实验难以完成的实验项目,虚拟仿真实验将全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入理解、自我创新的意识,完成资源丰富、开放共享、水平一流的教学改革。
多年的改革和建设,中心形成以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结合、创新思维培养与实操能力提高呼应、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衔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突出特色,努力培养实用型人才,成为宁夏高等医学教育的基础医学实验基地,在西北地区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地址:宁夏医科大学兴庆区胜利南街1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