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下午1-3节,韩梅老师早早走进实验室,认真地检查学生们实验服的穿戴,并为17级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系临1班《医学微生物实验课》作课前准备。这是一节课综合设计型实验——临床标本中病原性球菌的分离鉴定,这堂课已是整个实验系列的最后部分。


在这一节课上,韩梅老师先是给每位同学一张实验结果填写表,然后开始带领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的实验步骤,并解答同学们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随着复习的进行,同学们又一遍巩固他们的实验内容,复习知识的同时,韩老师也不断为他们拓展新的病理知识,并询问他们:“如果你是医生,你给予什么治疗方案?”,同学们纷纷查阅资料,检查自己的实验过程分析的实验结果。
随后,韩老师结合临床实际,从现实中的病例入手,让学生们先看典型案例。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并进行改正,对于实验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韩老师并没有直接讨论学生们的实验结果,而是让学生自行分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模拟一则临床病例并上台进行汇报。期间布置了4个问题,汇报时候要一起进行解答。在汇报过程中,学生们将自己结论通过假设病例进行展示,让他们身临其境,唤起学生们的责任感。并且在讲解病例的过程中,学生们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会直观的展现出来,然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解答问题,也活跃了气氛,同学们大胆的预测结果,发表自己的意见,枯燥的实验课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学生们表示,韩梅老师的实验课步骤清晰,内容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并且还例举真实的临床案例,也会穿插各种活动,让学生实验课不再枯燥,学生也不再只会做实验,而是能够通过小组分工,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锻炼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上台发言后,也锻炼了表达能力,这些过程都能让学生发散思维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因此,韩梅老师的课能够感受到学生的鲜活,课堂活动开展的很有实际性,并且很有效果很成功。
韩老师一直抱着严谨教学的理念,无论何时,学生有问题她都会去详细地解答。她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