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3月2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重温‘3.18’讲话精神,做新时代合格思政课教师”主题党日活动,20余位教师党员以视频会议方式参会。活动由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想平主持。
会上,大家共同观看了记录电影《一堂思政课》,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认真开展了专题研讨交流。
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紧扣主题,或结合学院工作,或结合教学工作谈感想、说认识。学院院长窦红莉说到:一年来,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校党委关于标准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科研能力,申报一流课程,加强学科建设,推进大思政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她希望全体教师党员,要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切实打造“第一学院”“第一课程”;要求真引航,关心国家发展,立足本质岗位,在疫情阻击战中挖掘育人的鲜活元素,讲好抗疫故事;要守好党员本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抗击疫情中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学院副院长郑学刚说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自己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要在思政课如何才能讲得“有意义、有意思、学生爱听”上下功夫,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以科学理论引领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素养赢得学生;要把思政课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丰富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大学生立德做人、立志做事。
卫生法学教研室杨雪梅老师说到:作为思政课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信仰,才能更好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要有家国情怀,要有责任担当,带着感情去讲解课程;要有德,要自律,在三尺讲台上积极释放正能量,解学生之所困,以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赢得课堂。当前,要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势讲解融入课程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概论教研室张喆老师说到:思政教育要处理好建设性和批判性之间的关系,要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把“正确的”讲正确,把“错误的”分析到位,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学会辩明是非;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这里的“灌输性”是国家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一种教化手段,不同于人们常说的“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思政课是面向所有青年学生的必修课,具有刚性要求。启发式是指思政课的教学方法,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激发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新认知的需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思修教研室青年教师王丽说到:今天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3.18讲话精神并进行自我审示,发现自身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要克服和解决,尤其在疫情期间,在不能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接受思政课并喜欢上思政课,是一直思考并努力去做的工作。疫情期间,思政课要在课堂上将爱国主义情怀、爱党情怀、自爱情怀等厚植学生头脑中,增强他们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学刚/文)
(编辑: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