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晚,我院“数智医学英语”微专业《医学口译与实践》课程以中外教协同教学(co-teaching)模式顺利开展。本节课由英籍教师Chris主导、中方教师配合,围绕 “Pragmatic Optimization &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主题打造“理论 + 实践”双轨课堂,凭借流畅的授课节奏与沉浸式实践环节,赢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课程以“协同赋能、学用转化”为核心创新设计:热身环节,Chris结合翻译经历拆解医学口译语用差异,中外教视角互补让抽象知识具象化;核心训练阶段,Chris用中英双语精讲医学口译关键技巧(含逻辑词拆长句、术语简化、场景化控节奏等),中方教师同步组织分组研讨真实案例、医患角色扮演再现场景——学生在“患者-医生-口译员”三角场景中实战运用技巧,中外教实时点拨纠错。后续Chris与特邀嘉宾Grandt共同介绍了英国、法国、美国及南非的医疗体系与文化差异,进一步打通 “技巧学习——跨文化应用” 的闭环。整节课实现“理论吸收+实操落地+视野拓展”的高效转化,学生口译实操能力与国际沟通意识显著提升。
学生反馈积极热烈,有学生表示:“中外教配合太默契了!核心训练中的模拟实训让我真正掌握了口译技巧,全程专注度高、收获很大。”还有学生认为:“课程节奏把控得当,跨文化内容虽有挑战但极具价值,Co-teaching的课堂组织让人知识吸收更扎实。”
此次co-teaching创新实践,不仅为微专业教学注入新活力,更构建了“中外协同、场景驱动”的教学新范式——既解决了传统医学英语课 “重理论轻实操” 的痛点,又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医学英语人才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该创新模式:一方面结合数智医学发展需求,拓展远程医疗口译的新型教学场景;另一方面完善中外教协同备课、联合考核机制,推动 co-teaching模式从“单次优质课”升级为“常态化精品教学体系”,助力“数智医学英语” 微专业成为特色人才培养的标杆。
(公共外语教研室 杨景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