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政策文件  -  正文

自治区教育工委 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全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2-27    编辑: 任卫红     点击次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全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突显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和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经过5年的建设和实践,全区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所有教师、所有课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立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充分发挥高校所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每门课程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系统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作用,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切实落实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各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基本要求,按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指南,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渗透到教学设计中,构建学校、院(系)、专业三级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重点建设5所课程思政成效显著的示范高校,建设50个课程思政示范院(系)。

(二)分类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区高校对照《纲要》中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教育学类,理学、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和艺术学类等不同学科门类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进一步细化课程目标,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高等职业院校结合高职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情况,设置差异化的课程思政目标。重点打造500门左右自治区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三)着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素养。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作用,在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培训中设立课程思政培训专题,分层次类型、分学科专业领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等活动,让教育者先接受教育。强化教师课程思政责任意识,发挥高校教学名师、基层教学组织等教学团队的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方法、途径,促进线上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在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和育人能力。重点选树50个自治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四)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工作,聚焦课程思政热点、难点、疑点和重点问题,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科专业教学组织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形成一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在全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中优先支持课程思政类100项左右。在全区高校中重点建设2-3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在高校科学研究项目中大力支持课程思政类研究选题,产出一批高水平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成果。

(五)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各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把人才培养效果作为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学校、院(系)领导听课制度。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教学督导团队建设,健全学生评教制度,确保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有效管理。自治区教育厅将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等评价指标体系,适时对全区高校课程思政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调研和督导,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自治区教育厅将充分发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统筹指导全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各高校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机构,统筹开展本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推进落实、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扎实推进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落实。

(二)健全推进机制。自治区教育厅将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督导检查,建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激励机制,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高校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各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结合实际研究制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考核指标体系。

(三)强化支持保障。自治区教育厅将加强对自治区高等教育专项经费的统筹使用,加大课程思政建设支持力度,完善项目经费绩效管理制度。各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统筹各类资源,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高校要注重总结凝练课程思政建设的先进经验,树立典型,加强宣传、交流和推广,将课程思政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适时转化为理论成果和相关制度,全面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夯实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提升育人质量水平。


附件:1.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高校、院(系)建设指标(试行)

2.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指标(试行)

3.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指标(试行)


附件1


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高校、院(系)建设指标(试行)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指标内涵

1.组织管理

1.1领导责任

校党委(常委)会议或校长办公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落实各县GGon过。

1.2机构设置

设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组织实施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建设。

1.3工作机制

研究制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把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学校对院系(专业)的工作考核,以及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必要条件;在教学成果奖等各类成果的评选表彰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

1.4经费保障

本科院校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专科院校按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的标准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

2.专业和课程建设

2.1专业培养方案

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2.2课程教学大纲

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课程考核等各方面。

2.3思政课教师协同

思政课教师与院系、专业、专业课教师结对,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参加课程团队教研活动,在课程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3.教学改革

3.1示范课程建设

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课等分类建设一批校、院(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3.2重点教材建设

严格落实马工程教材统一使用规定,马工程教材使用率达到100%;建设一批校级课程思政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

3.3专项研究

设立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成果。

4.教师发展与教学成效

4.1师德师风

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模范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各类重要考核评价中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4.2基层教学组织

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课程思政专项教研活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教学能力等专题培训,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4.3教学成效

课程思政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到所有院系(专业)、所有课程和全体师生,学校师德师风、教书育人、课程思政教学等工作成效显著。

5.学校课程思政特色

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特色亮点工作。



附件2

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指标(试行)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指标内涵

1.培养

方案

1.1培养目标

结合专业特点,贯彻OBE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1.2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学科专业和课程思政教育规律,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建立课程育人目标与专业育人目标的支撑、映射关系。

1.3教学大纲

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课程考核等各方面。

2.课程教材建设

2.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应充分发挥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综合素质的核心作用。

2.2专业教育课

根据本专业课程思政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教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梳理出所有专业教育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指标。

2.3实践类课程

充分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实验实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实践类课程,弘扬劳动精神、锤炼意志品质。

2.4思政课教师协同

思政课教师与专业、专业课教师结对,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参加课程团队教研活动,在课程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

3.教学改革

3.1示范课程建设

建成1-2门通识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5门专业教育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实践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3.2重点教材建设

严格落实马工程教材统一使用规定,马工程教材使用率达到100%;建设一批校级课程思政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用书。

3.3教学研究

承担校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相关教改项目,形成示范性强、可推广的专业类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成果。

4.教师发展与教学成效

4.1师德师风

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模范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各类重要考核评价中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4.2基层教学组织

建立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制度,定期组织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技能工作坊、教学沙龙等培训活动,主办、承办或协办课程思政培训活动,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4.3教学成效

课程思政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到专业所有课程和全体师生。专业教师在师德师风、教书育人、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等方面获得的荣誉或奖励。

5.专业课程思政特色

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特色亮点工作。


附件3

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指标(试行)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指标内涵

1.课程团队

1.1主讲教师

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政治立场坚定,有强烈家国情怀,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注重为人师表,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真善美。

1.2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具备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立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和教研制度,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

2.教学内容

2.1课程目标

结合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及授课对象等,制定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2.2课程设计

在课堂讲授、教学研讨、实验实训、考核评价等各环节,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元素,做到恰当合理、不生硬。

2.3课程资源

注重挖掘和开拓与本课程紧密相关的课程思政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库;编写和选用高质量配套教材。

3.教学改革

3.1教学方法

注重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多样化,采取启发式、研究性、案例式、问题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教学手段

推动课程思政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创新思政元素展现形式,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3.3课程考核

将课程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过程考核和结课考核所涵盖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中。

4.教学效果

4.1学生评价

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评价高,学习满意度高,评教效果好。

4.2同行评价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及实施效果显著,同行认可度高,具有一定的辐射和推广价值。

5.课程思政特色

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特色亮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