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

护理学院举办2025年第十四期研究生 “学术争鸣”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17:43点击:

2025年10月23日下午,护理学院在知行楼1111教室举办第14期研究生“学术争鸣”活动。研究生围绕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预测模型、中国大陆养老院老年人未满足需求两大主题开展深度探讨,依次分享了护理领域的前沿文献。崔慧敏老师给予了精彩学术点评,130余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活动。

第一位汇报者是2024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任双燕,她汇报的文章发表在Diabetologia期刊,影响因子为10.2(SCI升级版医学1区,SCI基础版医学1),题为“Prediction models for development of retinopathy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systematic review and external validation in a Dutch primary care setting。该研究聚焦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核心目的是识别已发表的视网膜病变风险预后模型,评估其质量与准确性,并在独立队列中开展头对头外部验证。研究采用“系统回顾+外部验证”双设计,结果显示,16个模型中,8个模型可在DCS队列中验证,多数模型存在视网膜病变风险低估现象;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视网膜病变,验证后模型的C统计量范围为0.5195% CI 0.49, 0.53)至0.8995% CI 0.88, 0.91);多数模型纳入的预测因子易于测量,提升了临床适用性。该研究首次在大规模人群队列中头对头验证了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模型,明确了不同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临床“基于风险调整筛查频率”提供了循证依据,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的效率与成本效益。第二位汇报者是2024级专业型研究生徐澳,她汇报的文章发表在《BMC Geriatrics》期刊,影响因子为4.5(SCI升级版医学2区,SCI基础版医学3),题为“The unmet needs of older adults living in nursing homes in Mainland China: a nation-wide observational study 。该研究聚焦中国养老院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核心目的是明确该群体未满足需求的特征,探索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养老机构服务提供参考。研究采用全国性横断面设计,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选取中国大陆13个城市38家养老院的2063名老年人(有效回收率 98.5%),排除严重认知障碍者,使用多种标准化工具开展评估。结果显示,老年人总需求中位数为3IQR 1,4),未满足需求中位数为0IQR 0,1),以社会领域需求未满足最为突出,包括陪伴、亲密关系、健康信息获取、日常活动等。以未满足需求90%分位数(3项)为界,122人(5.9%)为高未满足需求组,1922人(93.2%)为低未满足需求组。最终模型显示,性别、宗教信仰、教育背景、婚姻状况、入院前居住状态、房间类型、月收入、人员配置、疾病数量、疼痛、ADL依赖程度、抑郁状态均为未满足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该研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系统揭示了中国养老院老年人的未满足需求现状,明确社会需求缺口是核心问题,为养老机构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提供了循证方向,尤其强调需加强系统层面支持与老年人社会连接建设。

本次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预测、养老院老年人需求管理两大领域的理解。汇报者围绕文献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及讨论进行细致阐述,深入分析了文章的学术价值及研究局限性。点评老师指出两项研究均体现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科研范式,充分肯定了汇报同学的文献解读能力与逻辑表达能力,同时从研究设计细节、结果应用场景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鼓励同学们以严谨的科研思维、创新的实践视角探索护理领域关键问题,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热情与探索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