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上午,护理学院在知行楼1111教室举办第12期研究生“学术争鸣”活动。2名研究生围绕非药物健康干预的应用与效果开展深度探讨,依次分享了健康心理学与行为医学领域的前沿文献。陈可心老师给予了精彩学术点评,130余名硕士研究生参加活动。
第一位汇报者是2024级专业型研究生王硕,她汇报的文章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期刊,影响因子为7.1(SCI升级版医学1区,SCI基础版医学2区) ,题为“Effect of zero-time exercise on physically inactive adults with insomnia disord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研究采用单盲、双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在8、16、24周的失眠严重指数及多项睡眠参数变化,为零时间运动对失眠症状的长期改善提供证据。结果显示,干预组在16周和24周的失眠严重指数显著降低,且睡眠日记中的夜间觉醒时间在短期内明显减少。该研究验证了零时间运动作为一种低门槛、易融入日常生活的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推广生活方式整合型运动改善失眠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位汇报者是2024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刘江宏,她汇报的文章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期刊,影响因子为7.1(SCI升级版医学1区,SCI基础版医学2区) ,题为Effects of psychoeducation interventions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among spousal caregivers of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研究通过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心理教育干预对社区老年人配偶照顾者心理结果影响的差异。结果显示,心理教育干预能显著提升配偶照顾者的婚姻满意度和照顾的积极性,但对抑郁症状、照顾负担、焦虑等负面心理结果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首次聚焦于配偶照顾者这一特定群体,揭示了心理教育干预在改善夫妻关系、促进积极照顾体验方面的潜力,为未来开发更具针对性的配偶照顾者支持策略提供了关键证据。
本次活动中汇报者对文献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及讨论进行细致阐述,并分析了文章的优点及研究不足之处。点评老师指出两项研究均体现了“实证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充分肯定了汇报同学的表现,同时指出文献汇报中有待优化的方向,鼓励同学们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创新的思维模式开展科学研究,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热情与探索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