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下午,护理学院在知行楼1111教室举办第3期研究生“学术争鸣”活动。2名研究生聚焦老年康复训练、患者症状管理等研究领域,依次分享了相关前沿文献。林虹老师给予了精彩学术点评,130余名硕士研究生参加活动。
第一位汇报者是2024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褚珍珍,她汇报的文章发表在《Intensive Care Medicine》期刊,影响因子为27.1(中科院1区),题为“Self-reported symptoms experienced by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研究通过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描述了ICU患者在七天内五种症状(疼痛、口渴、焦虑、疲倦和呼吸困难)的流行率、强度和痛苦程度,并探讨了可能的症状强度预测因素。研究发现,ICU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经历了高度一致的症状负担,其中口渴是最普遍且最强烈的症状,而焦虑是最令人痛苦的症状。此外,研究还识别了影响症状强度的多种因素,如年龄、性别 、机械通气和镇痛药物使用等。这一研究为改善ICU患者的症状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第二位汇报者是2024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虎琪,她汇报的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期刊,影响因子为9.4(中科院1区),题为“Dose–response 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on physical function in frail older Chinese adults: 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了不同强度和体积的抗阻训练对衰弱老年人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强度和高体积的抗阻训练显著提升了衰弱老年人的下肢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而低-中强度和低-中体积的训练在安全性和接受度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该研究为制定针对衰弱老年人的抗阻训练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强调了剂量反应效应在训练中的重要性。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为研究生构建了高质量的学术研讨平台。在汇报展示环节,两名研究生系统梳理了文献的研究背景、核心目标、研究方法、成果讨论及局限性,结合学科前沿进行多角度阐释。与会研究生围绕关键难点与理论创新点踊跃提问、深入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活跃。林虹老师对汇报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针对文献分析的逻辑严谨性和学术规范性提出了优化建议,同时鼓励研究生拓宽研究视野,探索创新性科研路径,有效激发了广大研究生的学术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