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此次疫情防治,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多部门、多批次积极组织中医药精锐力量深入临床一线诊查患者、总结规律,指导当地的中医辨证治疗。截至目前,一共有28个省(市、区)630多家中医院派出31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同时,各省市也设立了中医药专家组,在救治中积累了很多符合当地实际、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形成了覆盖疾病全过程的中医治疗方案,纳入了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诊疗方案。
宁夏也在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中医药专家组,全程参与疫情的防治,截至2月23日,宁夏全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71例中医药参与治疗70例,参与率为98.6%,目前已经治愈出院56例,中医药参与治疗率98.2%。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治中全过程、全方位的发挥作用。正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所说:“新冠肺炎的救治实践显示,中医药早期介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这次救治工作的一大特点。”
回顾历史,中西医结合在防疫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回顾、思考及取鉴。1954年,石家庄暴发乙型脑炎,中医温病大家蒲辅周、郭可明等认为乙脑属于中医“温病”中“暑温”的范畴,并提出了以白虎汤、清瘟败毒饮为主方,重用生石膏,配合使用安宫牛黄丸和至宝丹的治疗方案,快速运用于临床。在这种治疗方案的指导下,经中西医合作治疗的34名乙脑患者无1例死亡,其中治愈1名苏联专家。经卫生部专家实地调查,肯定了中医疗法的效果并向全国推广。
2003年SARS暴发,中医大力发挥治疗作用。87岁高龄的邓铁涛临危受命,担任中医专家组组长。以邓铁涛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医院收治了58例病人,没有病人转院,没有病人死亡,没有医护人员感染,取得了“三个零”的成绩,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肯定。中医的介入为抗“非典”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正是中医治疫的典型范例,也反映出中西医结合一直在促进医学发展,提高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是要用好中医药。回顾过去,中医药在乙脑、SARS等重大疫情暴发时,中医药为疫情的防治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建立有效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好、用好中医药在各种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大力推广中医中医特色疗法如穴位贴敷、针灸、香囊等中医药外治法;全面普及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历史和现实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彰显出中医药的担当,突出了中医人的初心和使命。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推进中西医结合,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切实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中国特色防疫之路,打造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方式。
(作者为宁夏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 窦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