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杏林论坛 > 正文

杏林论坛

宁医创建公卫专业使我走上执教之路

新闻网 发表于: 2010-12-15 点击:

宁医创建公卫专业使我走上执教之路
高文华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宁夏医学院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冲破“重治轻防”观念的束缚,根据宁夏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增设了公共卫生专业。三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治未病”的预防医学工作者。这在宁医发展史上,是一项极具战略眼光的重大决策,既为国家输送了合格人才,又为有志于在公共卫生教学、科研领域发展的专业人员提供了机遇和良好条件,也为宁医五十周年发展的光辉史册增添了厚重的一页。
      我踏入宁医大门,走上讲台,就是借助这一契机实现的。在宁医建院五十周年之际,我感慨万千,限于篇幅,仅结合两个时期的教学经历,作片段回忆。
      1973年,宁夏医学院迎来了首批公共卫生专业新生。而新办专业存在着师资不足,设备简陋,教学经验欠缺等问题,莘莘学子带来的喜悦与教学面临的种种压力交织在一起,真是喜忧参半。面对困难与问题,宁医党政领导果断决策,联合自治区各级相关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办学。责成古志昂老师牵头,组建专兼职教学小组,并率团赴北医、山医、武医三所老校公卫系学习考察,寻求指导。我作为兼职教学人员参加了这次取经活动受益匪浅,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增强了信心。
      在学校正确领导与区属卫生单位大力支持协作下,古志昂老师肩负教学与组织协调两副重担,带领专兼职教职工团结合作,发扬宁医艰苦创业、勤奋办学、教书育人的优良作风,调动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和技术优势于教学全过程。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尽心竭力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教学与实践,连续四年培养了百余名公共卫生专业普通班大学生。这批学生绝大多数成了我区公共卫生战线业务骨干以及部门负责人和厅局级领导。
      多年的合作、教学的实践,使我深深感到事业的发展最能激励人,好的工作环境最能吸引人,尊重和信任最能鼓舞人,和谐向上的氛围最能留住人,这种切身感受使我产生专事从教的决心。1978年春,通过古志昂老师的鼓励与推荐,领导同意正式调入,从此我成了一名宁医公卫专业专职教师。而最终促使我作这一人生重大转折决定的人是宁医老院长陈应谦,他是令我敬仰的延安时代的老专家、老学者、知名医学教学家。他不但把延安精神带到宁医,还使学校焕发了青春与活力。他治学严谨,要求教师业精识广有攀登精神,懂教学艺术,一言一行都足以为受教育者的模范。工作中他严要求、会管理,为宁医好校风、好学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宁医迎来了新的发展期。开办公卫本科专业也提上了议程,1981年正式招生。在学校统筹安排下,展开了前期各项筹备工作,建公卫教学楼,扩大师资队伍,组建专业教研室,派人员赴外地高校考察参观等。古志昂和夏顺生等同志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但专业课的教学仍然比较困难,一些专业领域需要帮扶,组织领导有待健全和加强。如何办好首届公卫本科班,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公共卫生专业教学科研队伍,这一严峻问题摆在学校领导面前。学校领导十分重视,陈树兰院长亲自与原北京医科大学联系,得到热情支持,两校达成合作办学协议,聘请北医公卫教授张铣为顾问,北医公卫学院各学科主任、教授亲临宁医公卫系授课。经过请进来送出去两轮专业教学的传帮带,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走上了自力更生办学之路。
      公卫系成立之初,我负责环境卫生教研室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5年组织上任命我为公卫系主任,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支持让我信心百倍。在学校领导陈树兰院长的全面指导下,我遵循纵向继承、横向借鉴的原则,在全系倡导奋发图强、自主立业、夯实基础、求真务实、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理念,要求教师做到教书育人,主任(各级负责人)做到管理育人,职工做到服务育人,使大家都以主人翁精神齐心合力把公卫系办好。
      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我感到陈应谦、陈树兰两位院长都是寓思想教育于管理、严而有情、公正廉明的学者型领导。他们都很重视感情与思想这两个做人的要素。办教育,与老师、学生打交道,广义讲都是做人的工作,都应以建立感情,沟通思想为基础。因为教师与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对教师政治上信任,事业上帮助,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在有形无形中促进感情思想融洽,力量凝聚,潜力发挥,做到更主动更自觉为学生服务。思想教育和专业教学,都为的是学生,使学生进步和成长,把学生培养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把“情与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要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
      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大学教师应该“眼高”,有“积累”。所谓“眼高”,我的体会是眼界开阔,有前瞻意识,在本专业领域应为自己定发展目标,并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所谓“积累”,我的理解是专业知识要“厚”,相关知识要学,不断扩充知识面,尽可能瞄准、紧跟本学科发展趋势,也就是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的四十多年间,在业务上开展和参与的“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研究”、“大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致病因素筛检”、“枸杞多糖保健效果观察”等,都是针对宁夏地方性疾病预防控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的。根据我和课题组成员研究成果所出版的合作专著《地方性氟病的防治》、《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宁夏枸杞研究》,以及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的科研论文,都直接或间接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指导硕士研究生和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教几十年,遵从党的教导,履行了自己应尽的职责。虽未做出值得称颂的业绩,却得到政府和学校的肯定和关心。1985年批准我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夙愿。八十年代初批准为副教授,约三年后又破格晋升为教授,等待二十多年后,有了学术上的职称。“地方性氟病防治研究”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集体奖,自治区卫生科学大会个人一等奖。1984年和1998年又分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时,政府给我颁发了优秀科技工作者证书。因自然科学教学做出了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宁夏医学院迎来五十周年校庆之时,我真挚地祝愿宁医“申博创大”早日实现!

(作者系原公共卫生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