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中国文化自信探源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数:   日期::2017-05-24

5月17日下午14点30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喆老师就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为学院教工一、二支部的全体党员教师上了一次生动的党课。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拥有的生存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的充分肯定,是对国家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坚定信念,关乎民族精神状态和社会精神风貌,关乎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活力。文化自信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大力倡导的“四个自信”之一,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张喆老师首先提出了现存于中国社会文化不自信的原因:近代以来,随着国力的下降,随着中国在与西方列强的交战中一次次败北,百年来的贫穷落后,导致了我国长期落后于西方,中国人也逐渐失掉了文化自信,逐渐产生了民族自卑和文化自卑。

随后,张老师站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从古代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讲到影响了世界文化史的汉代雄风、盛唐气象、两宋的繁荣文化的辉煌篇章。

最后,张老师讲了当代社会的背景、历史潮流和中国人自信的几个理由:一是世界形势发生了的深刻变化。世界进入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时代。(“逆全球化”暗流涌动)、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愈演愈烈;近代以来西方中心主义及其文化霸权扩张长期占据人类历史和世界中心位置的现实没有改变。地区局势战乱、冲突、动荡;恐怖主义肆虐各地。核安全、气候变化、难民潮、疫情灾情等问题泛滥各地。“黑天鹅事件”仿佛喜欢扎堆而来。二是国内情况发生了的深刻变化。国情的变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国的发展使自己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由于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差异,中国现实的文明发展道路仍然延续着被“质疑”甚至“挨骂”的局面,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表现得尤其突出。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对中国现行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进行诋毁和攻击。另一方面是国内出现了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贬低漠视传统文化,一切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的倾向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外一种倾向是简单复古泥古,以古为尊,这就在社会思潮中造成了思想混乱甚至错误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考验、危险、难题、陷阱,都实实在在地挑战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自信。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能否跨越精神上的各种挑战,最终也取决于有没有牢固的精神主心骨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版权所有 宁夏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电话:0951-6880533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1160号    邮编:7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