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学校整体要求,学院决定开展“2019年度教学专项改革项目”申报工作,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1.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本,全面加强德医双修的本科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仁心仁术”、德医双修的卓越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和“健康宁夏”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2.全面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领和支撑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创新,强化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点和学校文化,着重从实践教学、文化融入、网络教学资源、医学特色、学术支撑等方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3.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协同实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鼓励跨学科协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4.深入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和探究式讨论”的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支持开展课堂教学方法、手段改革,重点支持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案例库建设、CBL教学改革、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与改革等。
二、申报要求
1.项目以课程或学院为单位,项目成果应能固化于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中或教学实际当中。
2.国家、自治区、校级已立项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已结题,但具有推广、示范、应用价值的项目延伸或延续项目可适当放宽条件,需进行答辩评审)。
3.每项项目负责人承担的专项项目不得超过1项,项目组成员承担的专项项目不得超过2项。
4.获得立项的专项项目等同于校级重点改革项目。
5.项目面向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不含成人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改革。
三、立项计划
1.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类改革项目
1.课程思政改革项目:学校面向全部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建设1-2个课程思政试点学院,建设6-8门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示范课程;形成一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课堂教学改革类:2019年开始学校每年专门设立校级课堂教学改革专项,立项15-20门课程,予以一定经费支持,建设期1-2年,采取合格验收,滚动支持的方式,并评优选先进行示范及推广应用。
四、项目申报
项目负责人需将项目申报书及汇总表(见附件)电子版及纸质版各1式1份,报至临床医学院科研管理办公室。
邮箱:nyfyjbb@163.com
申报截止日期:2018年12月7日。
五、项目管理
1.建设管理:项目建设期2年,资助研究经费总额1-5万元/项。各项目负责人要保证专款专用。
2.项目结题:
包括资料审核和公开课鉴定两部分。
⑴资料审核:项目要以教学大纲、讲义、视频、学生评价等具体的教学材料结题。同时至少公开发表相关论文1篇。
⑵项目验收:由学校教务处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现场评估。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项目,学校将采取追加专项经费、优先推荐参评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示范性教学。
六、其它
如无故未按期结题的项目,取消项目负责人3年内申报任何级别有关教学项目的资格。
具体事宜咨询:临床医学院科研管理办公室
电话: 6743134
附件:
临床医学院科研管理办公室
2018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