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夏医科大学校园网站!
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25-07-01   字体:【

《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国家级一流本科(虚拟仿真)课程

课程所属学系: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课程负责人:张鸣号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也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由于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耗时长、动物耗量大、抢救方案与结果差异大,影响教学效果;加之在基础阶段开展相关临床见习教学的实施难度大。因此,建设、开展失血性休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程的实施对象是五年制医学专业本科的三年级学生,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所有的基础课,即将进入临床学习。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向临床过渡、从理论向实践过渡的阶段,是为进入临床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理论基础的关键时期。本课程以失血性休克为中心,通过研究人体在失血造成的低血容量休克情况下,其机体产生的代偿机制及病理生理变化,利用电路模拟全身心血管系统,通过流体力学进行局部调节,模拟失血性休克的标准化病人机体在临床症状,以及在输液扩容的治疗原则下机体的恢复。

课程的设置通过实验操作视频“3D动物虚拟实验基于生理驱动的标准化虚拟仿真病人(Electronic Standardized PatientESP虚拟病人)案例实训三个环节进行实践教学,并辅以AI助教和AI学伴,尤其是ESP虚拟病人操作模块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仿真病人系统,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需求设置临床病例、失血部位、失血量等参数,模拟正常献血或因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因素引起的临床低血容量性休克,并可以模拟临床抢救与治疗。既培养了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又促使学生以更加扎实的基础知识及技能、更明确的学习目的进入临床学习,使得三基训练更加到位,为将来更好的把基础知识应用到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加强基础与临床间的有效衔接。

2019年《失血性休克及其抢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荣获第二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立项建设,实现了我区国家级虚拟仿真试验项目的突破,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虚拟仿真)课程。课程目前已经推广至浙江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多家高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Internet服务: 教育部 科技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人民网 宁夏党建网 宁夏教育厅 宁夏科技厅 宁夏卫生健康委员会 其他: 学校党政群机构 学校院部 学校教辅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