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夏医科大学校园网站!
生物学一级硕士授权点
来源:基础医学院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19-10-10   字体:【

生物学一级硕士授权点

生物学科硕士学位点在培养方向上确定了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神经生物学7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设了2-4个研究方向,其研究内容注重与医学的联系与融合,主要研究人类生命和疾病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学术队伍中现有教师6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24人,副教授24人,讲师13人,助教1人。5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95%,博士学历教师比例为65%2013-2017年本一级学科承担科研项目12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4项,省部级44项,厅局级26项,总科研经费2831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127篇,国内核心刊物论文99篇。

生物学一级学科的建设为宁夏医科大学的医学相关学科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宁夏乃至西部地区生物医学科学的发展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培养方向

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有三个研究方向,呼吸道疾病与病毒感染机制研究;代谢性疾病的基础研究;配子发生的分子机制及生育力保持。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博卡病毒致病机理及感染机制、开展博卡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并以脂代谢紊乱为重点,针对肝脏、胰腺、脂肪等组织的代谢调节和功能保护机制开展系列研究工作;同时研究关注于保护及恢复损伤的生殖细胞,阐明内外环境对生殖细胞发育及损伤的机制及保护措施,通过生育力保存技术的研究及临床转化,为治疗不孕不育、保存生育力、维持肿瘤病人生殖内分泌功能提供支持。

2)生理学:本学位点分为四个研究方向,神经干细胞及肿瘤干细胞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应激与心血管功能变化机制;慢性心衰与心肌内钙离子调控异常药物对慢性心衰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研究。分别从神经干细胞、神经生理学、营养生理学、应激与心血管疾病机制、心血管生理学-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等方面对干细胞对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各种应激(运动应激、热应激和心理应激)对机体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生理功能变化影响,以及PSEN1基因突变引发心力衰竭的分子基础等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3)遗传学:有三个研究方向,复杂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包虫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肿瘤遗传学研究。本学位点以人类体质的遗传基础、肿瘤发生的遗传因素、肿瘤治疗的分子机制为重点,主要研究了基因变异与指长比及相关疾病的相关性、胃癌的遗传易感性和预后的关系和RNA干扰、盐霉素等在肿瘤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为人类性状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遗传学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优势:对指长比及其与疾病的遗传因素进行了长期且系统的研究,对胃癌、食管癌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遗传易感性、预后和药物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

4)微生物学:有三个研究方向,微生物功能蛋白的研究;病毒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本学科采用现代微生物学研究技术,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并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医药领域开展:病原体的感染与免疫、病原体感染的分子机制、结核分枝杆菌抗药性研究、微生物功能基因及蛋白的研究。微生物学作为深入研究生命本质的重要学科,对于突破科学重大问题,解决人类健康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5)细胞生物学:有三个研究方向,生育力保持技术及肿瘤生殖;生殖干细胞与生育力重塑;影响生育力保持的遗传与环境因素。学科围绕生殖细胞发育及损伤修复,生殖干细胞发育及其调控、配子发生的分子基础及影响因素,将发育和遗传在细胞水平结合起来,研究生殖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及过程,为生殖损伤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生育力保持和重塑奠定基础。主要研究优势:雌性生殖干细胞分离纯化及分化调控机制研究,性腺及生殖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及生育力重塑,精原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调控,民族医药生育力保护作用研究。

6)神经生物学:有三个研究方向,颅脑疾病基础应用研究;神经胶质细胞与疾病;神经系统肿瘤干细胞表观调控机制研究。依托宁夏颅脑疾病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作为培养单位,深入开展了脑功能的探索,形成了以癫痫(特别是颞岛癫痫)为特色的研究方向。

 7)发育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殖细胞发育及调控机制研究、生育力保存的应用基础研究。本学位点研究关注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特色包括配子的发生和生育力保持研究,重点关注雌性生殖干细胞的分化和卵巢冻存基础和应用研究。目前体外诱导的雌性生殖干细胞已发育为卵泡,卵巢冻存方面已开始人卵巢的冻存,并对相关的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较为重要的发现,雌性生殖干细胞和卵巢冻存的研究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质。

Internet服务: 教育部 科技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人民网 宁夏党建网 宁夏教育厅 宁夏科技厅 宁夏卫生健康委员会 其他: 学校党政群机构 学校院部 学校教辅科研机构